走進育才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石頭上的“博愛”和“立德樹人”幾個大字。掃掃“博愛”文化公園內宣傳牌上的二維碼,紅十字救護知識就呈現在手機里。繼續(xù)往里走,“博愛亭”、“人道、博愛、奉獻”大理石椅、“善、融”文化角、“亨利·杜南”塑像及文化長廊,讓人不禁感嘆,育才學校省級十佳“博愛”特色文化品牌真是名副其實。
打造“博愛”文化校園,是育才學?!傲⒌聵淙恕钡年P鍵舉措。該校在辦學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投入近二十萬元,將“博愛”文化融入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
用“博愛”精神熏陶學生,是該?!傲⒌聵淙恕钡某跣摹榱藥椭щy學生完成學業(yè),專門成立了紅十字博愛基金會,通過董事會、黨支部、校委會、工會、團委等多種渠道開展救助,解決了一批又一批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就業(yè)問題。
在育才學校,學生不小心丟掉飯卡、手機、現金,不一會兒就可以在政教處、團委或教務處中領到。政教處老師和班主任經常耐心和學生溝通、交流,一旦學生心理出現偏差,青春護航站的心理健康老師就可以幫孩子打開心結,
重視一個“融”字,追求一個“善”字,倡導一個“愛”字,是該?!傲⒌聵淙恕钡闹笇枷?。該校將“博愛”融入到志愿者服務活動中,充分發(fā)揮校紅十字會在青年學生和青年教師中的積極作用,鼓勵師生積極參加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各類國際國內賽事志愿者活動。每年寒暑假、節(jié)假日或周末,慰問百歲老人、老革命、福利院孤寡老人等活動就火熱開展起來。
千島湖新聞網 編輯: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