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wǎng)?千島湖網(wǎng) 網(wǎng)絡支持:杭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鄭凌紅
春如麥苗,吐出嫩芽。
都說春天是“春眠不覺曉”,但最近晨醒的時間提前了,房子周圍的鳥鳴愈發(fā)集中,處處聞啼鳥。在一片明亮的聲響中,心自是安如磐石,一切大有好久不見,依然心照不宣的默契。
以前不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F(xiàn)今早已吃穿不愁,于是茶成了很多人可以擺在第一位的——“閑事”。有閑心,懷閑情,才是閑人。閑人,亦“妙人”,清新脫俗,如春風徐來。
這兩年,不大敢看朋友圈,也基本上不看朋友圈。因為,一旦翻開來,自己的一顆心就會隨著指尖波動,按捺不住,有落差,生感動,覺失落,無窮向往,念念不忘,求而不得,空留余音,裊裊繞天涯。自知陋習難改,秉性難移,晚上睡得晚,若頭頂發(fā)量,漸漸稀少,雖是趨勢,可成常態(tài),不免驚慌。翌日冥冥之中,迫不及待醒來,主觀因素是想著天氣好了,大地復蘇,自己的生物鐘也可以調整;客觀因素是,黎明時分,除了鳥鳴,還有貓叫聲主動入耳,催走了瞌睡蟲。有時候,一聲聲,一陣陣,叫得人心里很糾結,可轉念一想,它對春天的感知,自然也是敏感的,代表的是自然界的某種有態(tài)度有溫度的生靈感知,叫幾聲,亦或叫上一陣子,未嘗不可。
畢竟春天的氣息正越來越濃,我們也都對春天滿懷著一份欣喜和期待。朋友告訴我,武漢的櫻花開了,西湖的殘荷開始清理,揚州東關街上妙齡少女穿梭,蘭州中山橋上又有人捏起了糖人……我默默接受,狠狠暢想,不作關聯(lián)的呼應。于是,得不到的依然在騷動,只能趁著空閑,壓住內心,安然落座。
落座安然的法寶是什么?
泡一杯茶。如果一杯不夠,那就沏一壺。我要提取的是關于“人在草木間”,茶香氤氳的回憶,主要內容是在熟悉的家鄉(xiāng),遙想那些年行走過的時光。
家鄉(xiāng)的“烏牛早”,已搶“鮮”開采。那一日,在一戶農家,嘗到了主人自己炒的“小罐茶”,口齒生香,臨走時,留下口信,期待成為“約客”,享平價又享口福。
一路走來,不管是出于工作,還是對茶葉的喜好鉆研,也認識一些與茶為舞,一生愛一片葉子的“茶人”們。他們告訴我,茶葉是個時辰草,早采三天是個寶,遲采三天變成草。這些我不懂,我只知道,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門口的大會堂邊上,就有一個茶廠,里面的機器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因為,一年之際在于春,采茶的忙碌呼之欲出。那茶葉,隨著時節(jié)變幻,在農人的手掌間生出新的姿色來,在炒茶師傅那里焙得極輕。新茶,葉片微微蜷曲,如嬰兒的睫毛。記得留著山羊胡子的老茶農說,這茶需得對著竹影喝,才嘗得出山嵐味。當時就覺得,真乃“高人”也,說出了如此詩意的話。
春風十里,不如一品春茶。喜歡那樣的綠,那樣的青,那樣的鮮。
思緒飄呀飄,把我的年齡也拔高。一轉眼,我已經(jīng)站在十年前的我的面前,又看到“茶仙子”的模樣。她算是我的同事,但工作上關聯(lián)度很小,幾乎沒有接觸。彼時,她捧一杯綠茶,茶葉在透明的玻璃杯里翻滾,片片起舞,如水中芭蕾,似杯中森林。觀之,形如蘭花,色澤嫩綠,湯色淺綠。嗅之,香氣清新,味道甘鮮。雙手盈盈一握,雙目凝神顧盼,一壺春色升騰,與遠處峰巒間的嵐霧相融,不期然想起《詩經(jīng)》中“獨寐寤言”四個字——隱者獨宿空谷,醒時對山風,睡去枕星河。
黑茶,白茶,紅茶,黃茶,烏龍茶,綠茶,茶多多,最愛的是綠茶。上班,沒有綠色入杯,總少了點滋味,人也變得迷離。
上春山,采春茶,明前最惹人。江南的明前茶種類豐富,龍井茶、碧螺春和白茶可稱“三劍客”,名頭最響??晌疫€是喜歡自己家鄉(xiāng)的綠茶,傳說依然在耳畔回響,“龍跡”照樣可尋,那樣的一份喜愛或許是“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山上一縷春風,手中一杯清茗,醉了舊時光,也醉了心湖,新綠的茶湯,能喚醒沉睡一冬的味蕾,感受春天的鮮與活。對著一杯春茶發(fā)呆,會感慨又一個春天悄然降臨,會感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茶不同”。往昔的茶,像往昔的杯子,消失在往昔的歲月里;舊時的風雅仍在,舊時的心情仍在,時間的褶皺里,獨處者帶著相似的眉目。一股股熱水傾瀉而下,茶葉舒展,像一場春夢初醒,伸了伸懶腰。我記得,一次次站在茶樹前的淳樸的臉龐,拿起手機,記錄那一瞬間的感動。那是一片茶葉的旅程,由手心的溫度抵達人心的厚度。
新單位辦公樓的旁邊,有一家茶室,名曰:花鳥間。店里,每到春天,都會有來來往往的“茶客”。有人在此小憩,呷一口茶湯,偷得浮生片刻閑。有人伴隨著茶香和春風,品綿綿不絕的文化之味,暢飲人生理想的某一個片斷。而我,因為去年在天府機場買了一本羊皮卷珍藏版的《茶經(jīng)》,對茶,有了更多的感情。
游云澹澹,花開褶褶,茶有神跡。它折斷枝條,插土成活;離枝,炒制;入水,死亡,復活,沉默,療毒。金,木,水,火,土,以及日月之精華,盡孕其味。
春入湯色,春駐心神,茶有詩意。我鐘愛的綠茶,如生命的顏色,開在春天的心房;還有滇曬青、陜青、川青、鄂青、貴青、豫青、湘青、粵青,再比如太平猴魁、黃山毛峰、六安瓜片、顧渚紫筍、江山綠牡丹、敬亭綠雪、峨眉毛峰、天山綠茶、平水珠茶、徑山茶、南糯白毫、西湖龍井、碧螺春……茶茶皆如詩。若配以董真卿先生的“十二茶具”:烘茶爐、茶臼、茶碾、茶磨、水杓、茶羅、茶帚、盞托、茶盞、湯瓶、茶筅、茶巾,化而用之,則春色長在,春意常涌。
春天何其美,一壺春色,體會悠長,恍兮惚兮。
千島湖新聞網(wǎng)編輯:鄒楚環(huán) 余程耀
最新播報
更多>>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