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融媒體中心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wǎng)?千島湖網(wǎng) 網(wǎng)絡支持:杭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余嬌艷
我的高祖是名秀才,在我印象里秀才總是窮酸迂腐的形象,但我爺爺和我爸爸都覺得,祖上有個讀書人是件榮耀的事情。很多年來我對這位高祖始終保持中立的態(tài)度。
看書這件事在我這一代人身上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反倒是不看書的人才是稀奇的,至少上學的時候課本是要看的。在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爸爸就從新華書店給我買了《古詩一百首》和一本古漢語字典。我不知道他為什么給我買了這兩本書,其實那個時候的我根本看不懂字,但我記得里面有插畫,我喜歡看里面的插畫。那本《古詩一百首》到我手上的第一天,扉頁就被我用圓珠筆畫了各種流暢的線條,我展示給爸爸看的時候,他揍了我一頓,我不大明白為什么挨了這頓揍,心里很是委屈。
后來我上了小學,爸爸怕我不會寫作文,從郵局給我訂了好多年的《新作文》雜志,還從各種途徑給我購置新的作文指導書籍。但他只是買,從來不會強制我讀書。我們那個年代,好像除了看電視就只能和同學在外面瘋玩。我閑來無事就只能看書,描述寫作技巧的頁碼通通被我略過,只看別人寫的范文,就好像看到了別人的生活,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于是看書這件事就這么不咸不淡持續(xù)著。到了初高中,除了爸爸買的各種名著,我跟著同學看言情小說,以及各種雜書,如看我爺爺和我爸爸的醫(yī)書、易學書,許多草藥以及病理的書籍。這些書籍多是帶圖和解說的,雖然一知半解,但總能打發(fā)一些無聊的時間,我爺爺和我爸爸也從不反對。
大學畢業(yè)后,爸爸工作調(diào)動,很多東西都扔了,唯獨他的書是一本不落搬回家了。我媽媽說他:“別的本事沒有,書最會買了。”我爸就回她:“一本書只要有一句話能用上,那都是有價值的書。”正因為他的這種態(tài)度,家里的書越來越多,實在無處可放,就又添置了新的書架。
等我爸爸做了外公,他和我媽媽陸續(xù)退休,帶孩子變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兩歲多的時候,我媽媽給我發(fā)來一張照片,孩子小小的鼻梁上,架著我爸爸的老花鏡,手里倒拿著一本翻開的書,正坐在飄窗上像模像樣地看書。
這不就是我爸爸的“翻版”么,我又想起了我的那位高祖,他也是爺爺榜樣。習慣,潛移默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
看書,尤其是在學生年代,雖然不是一件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尤其我還時不時看各種雜書,對學業(yè)提升可能沒有多大幫助,但不得不說,它們一直在滋養(yǎng)我的精神世界。
最新播報
更多>>淳安發(fā)布
視界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