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辦[2005]20號 浙ICP備05073341號 廣告經(jīng)營許可證:杭工商淳廣許2004001號
淳安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授權禁止復制或鏡像 網(wǎng)絡廣告 0571-64831301
杭州網(wǎng)?千島湖網(wǎng) 網(wǎng)絡支持:杭州網(wǎng)絡傳媒有限公司
●青竹
窗外下著雨,這是一個降溫的日子,我又裹上了那件長款羽絨服。只要一穿上這件大衣,我的手就不會冰冰涼,很暖和。其實,自從走向奔四的年齡后,我的雙手就再也沒長過凍瘡。即使雙手冰涼,我也只需搓搓雙手,而無需擔心它變成又紅又腫長滿凍瘡的“胡蘿卜”手。
凍瘡陪伴我的歷史比較“悠久”,從孩提時候,到求學階段,一直到結(jié)婚、生孩子,每年的冬日,凍瘡都會姍姍而至,像老朋友一樣惦記著我。每年還沒到很冷的十一月份,手指上有一塊地方就有點腫了,摸去有點微痛,那就是“老朋友”來報到了。每隔幾天,就有一個新的“腫點”長出來,一雙手這里凸出一點,那里紅腫一塊,等氣溫升高,“老朋友”們也會偃旗息鼓不見蹤影,氣溫降低它又“冬風吹又生”,如此循環(huán),雙手皮膚就變得粗糙,色素沉著,手指也變得粗粗的,我只能在腦海里想象自己一伸手即是“纖纖玉指”“指如削蔥根”,那該多美。
“老朋友”每年都會隨著十一月的冷空氣如約而至,至次年的五一前后才銷聲匿跡。期間我的雙手要么紅腫得像蘿卜,要么經(jīng)過火爐烤火之后凍瘡變成水泡,經(jīng)冷風一吹開裂了,痛得我嘶嘶冒冷氣。曾經(jīng)試過各種偏方,蘿卜煨熟了后外敷,在花椒水里面泡,各種藥膏涂抹……但都沒什么效果。這樣算來,我一年有近一半的時間都在和凍瘡“斗智斗勇”,結(jié)果是凍瘡沒個消停的時候,總是愈挫愈勇,只剩我徒嘆奈何。
我的雙手輕易不敢示人,要么背在身后,要么塞在褲袋。就像讀中師時候,食堂有個磅秤,每當打飯時候總有三三兩兩的同學,嘻嘻哈哈站上去看看自己幾斤幾兩,我卻總是默默繞道而行,因為太胖而心虛:同學都是八九十斤,我都是一百斤以上的噸位,又矮又胖有了具體的數(shù)值對標,這個熱鬧就不要去湊了。對食堂的那磅秤也有了隱隱的恨意:怎么不搬走,哪天搬走才好。
中師畢業(yè)后在一所完小教書,剛?cè)サ臅r候教一年級,班里有一個孩子是學校教務主任的兒子。因為兒子在我班里的緣故,每天他都叮囑學校食堂阿姨,把我火爐的炭火添得足足的。在那一年,我竟然沒長凍瘡。不過第二年凍瘡又重新卷土重來,因為工作第一年有了火爐暖手,第二年雙手適應了火爐的溫暖,凍瘡該長還是長,還有就是教務主任對我的火爐不那么上心了,火爐放在食堂經(jīng)常忘了添火。因為我教六年級去了,他兒子離開了我的班。現(xiàn)在想想,這個教務主任挺可愛的,如此分明地對待一個人,如此直白,如此赤裸,亦如此簡單。
等我爬上三十五歲的年紀,忽然,這個“老朋友”不來光顧了。剛開始是納悶:怎么呢?今年是特別暖和嗎?以致凍瘡不長了?其次是惴惴不安:今年沒長是因為幸運,明年又會長起來的吧。后面幾年終于松了一口氣:終于不長凍瘡了!這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情,不用忍受凍瘡帶來的癢和痛,不用擔心雙手會變得粗糙難看。我得到了生理心理的雙重解脫。
琴的手和我一樣,從小到大都是被凍瘡所困,只要一伸手,那雙皮膚暗紅,凹凹凸凸的雙手啊,總會讓旁人忍不住感慨:你這手,跟你這個明眸皓齒、如花似玉的樣兒簡直太不般配了。
去年的冬天,琴的雙手上,凍瘡終于也不來光顧了。
凍瘡總會遠去,就像一個多年的老朋友,一直不離不棄地陪著,某一天忽然不見了,竟然有了惦念。
更或許,是對那一去不復返的時光的惦念吧。
千島湖新聞網(wǎng)編輯:鄒楚環(huán) 梁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