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陽中,“奉獻橋”佇立在龍?zhí)蹲匀淮宓男∠?,點綴著青山綠水。這座小橋是錢之山老人的得意之作,它讓全村百戶人家直接受益。
73歲的錢之山是威坪鎮(zhèn)蔗川村龍?zhí)蹲匀淮宓囊晃黄胀ㄞr(nóng)民,年輕時學過多種手藝,現(xiàn)在身患多種疾病,夫妻倆住在村溪旁一間普通的房子里,終年以務(wù)農(nóng)為生。
龍?zhí)洞迨且粋€有百戶人家的村莊,一條溪流從村中流過,分成東西二岸,村莊對岸是全村百戶人家的良田,種植著一大片蠶桑樹,溪流相隔,平時農(nóng)田勞作要走幾百米路。在龍?zhí)洞宕迥_大路口建一座鋼筋水泥橋,可以方便電動車輛運輸和田間勞作人員來往。錢之山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有生之年為全村人建一座橋成了他多年去不掉的一塊心病。
他的心愿得到了侄兒的支持,籌集1萬元現(xiàn)金購買建材,錢之山老人利用他青年時代學到的多項手藝,自己設(shè)計,自己采購原材料,自己施工,一個多月來,不分白天黑夜,起早摸黑,一身泥一身汗,苦干在工地上。兩岸橋腳基礎(chǔ)、造橋立體架、橋身鋼筋結(jié)構(gòu)等多種技工,都是他一人擔當。
錢之山的樂于吃苦、無私奉獻精神,感動了龍?zhí)洞宓拇迕?,他們自發(fā)為建橋投工出力,不要報酬。2017年11月25日,這座長8米、寬3米的“奉獻橋”全部完工,極大方便了當?shù)厝罕娞镩g農(nóng)作。
早年,龍?zhí)洞鍥]有自來水,村里百姓飲水困難,錢之山便在后山開山引水,修建水池,把水引向村里,讓村民喝上清泉水。修橋補路、幫扶鄉(xiāng)里、多做善事,是他家的家風家訓,也是錢之山一生做人行事的準則。
錢之山晚年的再一次無私奉獻,感動著龍?zhí)栋傩眨麄儼堰@座橋稱為“奉獻橋”,讓子子孫孫銘記這位可敬的老人!
威坪鎮(zhèn)馱嶺腳75歲老人徐高達敘述 記者 王建才 整理
千島湖新聞網(wǎng) 編輯:趙婷婷
三農(nóng)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