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謠言如同黑色颶風,所到之處無不釋放著大大小小的破壞力。微博病毒式的傳播方式,提速信息傳播的同時,也讓網絡謠言一同駛上了快車道。因此,在網絡時代,網絡媒體特別是主流網絡媒體肩負著艱巨的使命,需要做好新聞求證,在向社會及時、真實、準確地公布事實真相同時,堅決抵制網絡謠言的傳播。
主流網絡媒體辟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主流網絡媒體在辟謠時,很多時候做的就是“澄清性新聞”。
新華社原總編輯南振中認為,“澄清性新聞”有三個要素:一是權威;二是超脫;三是可信。
“澄清性新聞”的出發(fā)點和側重點放在“澄清”上,如果所澄清之事事關大局,需要引申和闡發(fā),可同時配發(fā)評論,最好不要在“澄清性新聞”中夾雜太多的議論。
目前該類新聞報道存在的問題有:
1.權威部門不權威,權威聲音不權威。特別是一些礦難、火災等突發(fā)性事件報道,權威信息源不權威的現象時有發(fā)生。權威部門在沒有掌握事實真相的情況下,迫于壓力倉促發(fā)言,導致發(fā)布的信息不權威,有漏洞?;蛘呱婕暗阶陨砝妫瑱嗤块T在發(fā)言時故意隱瞞事實、避重就輕,致使信息虛假或不全面、不客觀。
2.本意辟謠卻成失實報道。有時記者調查不深入,在采訪中只掌握了一些表面事實、片斷事實而忽略了深層次的真相與整體事實。另外在一些爭議性事件中,記者的傾向性過于明顯,容易以感情代替理性,報道片面,造成本意辟謠卻成失實。
3.越辟謠效果越差。有時候,信息就像股票一樣“買漲不買跌”,網絡謠言已經在受眾腦海中形成思維定勢。因此,媒體的輿論引導一定要迅速及時,在謠言初起時,就要組織有針對性的報道,報道數量要適度,以高質量的報道反擊謠言。如果數量過多,重點分散,有時效果則會適得其反。
主流網絡媒體發(fā)出權威聲音的五種途徑
1.開門見山式:找尋當事人澄清、辟謠。
面對以人物為中心的輿論事件,主流網絡媒體應盡快找到輿論事件的當事人,運用即時平臺第一時間證偽,有力地粉碎假消息,引導公眾輿論。
2009年7月20日,備受社會關注的杭州“5?7”交通肇事案宣判,被告人胡斌被判有期徒刑3年。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在法庭上受審的胡斌是替身”的說法,一夜之間從各大網絡論壇冒出。有網友認為,庭審時的胡斌比案發(fā)前明顯胖了很多,而且戴著眼鏡看上去像一個中學生,與媒體之前發(fā)布的胡斌在事故現場的照片完全判若兩人。
此消息一經發(fā)布,迅速引發(fā)了網友的激烈討論,“5?7”交通肇事案二次輿論爆發(fā)。
7月31日,新華社記者前往監(jiān)獄對事件當事人胡斌進行了面對面的采訪。8月1日一早,新華網在顯著位置刊發(fā)了《新華社記者對話“杭州5.7飆車案”罪犯胡斌》一文,其中有胡斌接受采訪時說的原話:“一人做事一人當。如果我真的想找替身,當時出事我就會逃逸。既然在那邊等候交警處理,我就不會去找替身?!?/P>
新華網作為國家重點網站,通過胡斌的正面回應,將子虛烏有的“替身說”打回原形,有力地平息了沸沸揚揚的網絡謠言。
2.權威發(fā)布式:用權威部門的聲音擠壓謠言空間。
主流網絡媒體,求證事件中的權威部門,用權威聲音擠壓謠言空間,有效地引導輿論。
2010年7月14日,有網友在網上發(fā)帖稱,浙江淳安尾礦庫所在地三聯(lián)村山洪爆發(fā),該庫的排水暗道受損,礦渣進入千島湖,水體受到嚴重污染。
因為千島湖是農夫山泉取水之地,消息一出,立即引發(fā)網友發(fā)言,甚至有網友提出要停止購買農夫山泉。
7月15日,浙江在線記者向淳安縣人民政府核實,發(fā)布了官方的權威消息:被沖礦渣預計6000立方米左右,被沖到尾礦庫至下游15公里的錢家橋村一帶的溪流中,礦渣沒有沖到千島湖,對千島湖水質沒有造成直接影響。16日至17日,浙江在線又連續(xù)發(fā)布了《淳安回應尾礦事件:礦渣未沖入千島湖 對水質無直接影響》和《淳安官方通報:尾礦庫泄露得到控制 千島湖水質未受影響》兩篇來自官方的權威報道,告知網友千島湖水質未受影響。
面對網上流傳的謠言和逐步抬頭的恐慌勢頭,浙江在線迅速作出反應,三天連發(fā)三文,如一把利劍,徹底斬斷網絡謠言蔓延之勢。
3.調查取證式:記者實地采訪求證進行回應。
主流網絡媒體,在無法從事件當事人得到更多信息的情況下,通過對事件所涉及的相關單位進行實地調查采訪,多方求證,將真相客觀地公之于眾,刷新輿論氛圍。
2011年4月22日,央視某著名主持人在其實名認證的搜狐微博上稱:《百家講壇》的紀連海先生在杭州出差住在五星級酒店里,被服務員憑相貌認成通緝犯報警。杭州警方將其帶回派出所,而負責羈押的警務人員看過《百家講壇》,認出了紀先生,這才被放回酒店。睡到后半夜,氣憤的紀先生想到了要告警察。
不到24小時,該微博的轉發(fā)量已經有1350條。不少不明事件真相的網友對杭州警方進行了抨擊,認為這是侵犯了人權,要求杭州警方道歉。
看到這個消息后,浙江在線并沒有輕率處理,立即派記者前往紀連海正在參加活動的地點進行采訪。紀連海面對記者提問時承認發(fā)生了此事,但沒有透露詳細情況。
浙江在線記者隨后開展調查,先是趕往紀連海入住酒店,向酒店工作人員詢問相關情況,隨后趕往派出所進行核實。原來是因為活動接待方工作人員使用通緝犯身份證登記房間造成的烏龍事件。
當天,浙江在線即時刊發(fā)了權威報道,對該事件進行了正面回應。報道迅速被新華網、新浪、搜狐、騰訊等上百家網站轉載,并刊載在顯著位置,有力地回應了網絡上的謠言,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4.網友互動式:謠言傳播過程中網友自動篩選、過濾。
主流網絡媒體注意抓住網絡開放平臺的自凈特點――網絡的越來越強的互動性,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網民對真實性的互相監(jiān)督,及時進行辟謠。
2010年11月10日,《中國新聞周刊》在新浪官方微博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宣布一則足以讓全人類震驚的消息。一時之間,在微博上該條信息被轉發(fā)了4.6萬多次,評論達1萬多條。無需奔走相告,已經眾人皆知,“行星將撞地球”等各種危言四起。
央視體育評論員于嘉也轉發(fā)此微博并表達了驚嘆,但他在15日將其刪除,并再次轉發(fā)《中國新聞周刊》原微博,配上自己的評論:“之所以刪了上一條,就是因為原文里并沒有‘震驚全人類’字樣,發(fā)現距離很近的外星生物確實充滿很多未知,但震驚全人類還不至于,嚴肅批評@中國新聞周刊,代表我自己?!?/P>
網絡謠言發(fā)于斯,也能漸息于斯。和于嘉一樣,許多科普組織和網友都稱看了官網的原文,《中國新聞周刊》所說的“震驚全人類”的表述實屬夸大。
新快網于2010年11月16日凌晨發(fā)布相關文章,引用了大量網友的微博內容,直接對“震驚全人類”表示質疑。文章還引用已經認證的“科學探索”的微博進行辟謠:黑洞的確是一種令人覺得神秘的天體,但就目前的信息,這個發(fā)現似乎不足以震驚全球,對專業(yè)領域的科學家而言或許是個意外發(fā)現。某些媒體的用詞過于夸大了。從美宇航局官網的原話來看,只是在原文提及在宇宙空間內發(fā)現“exceptional object” (異常物體),并沒談及這一發(fā)現的“震撼性”和“影響力”。
5.綜合運用式:多管齊下進行有效的輿論引導。
主流網絡媒體在面對虛假信息時,可以選擇多種渠道尋找事實真相。獲取信息來源的渠道越多越廣越正,對網絡謠言的破除就越有力。
2011年3月16日,浙江部分地區(qū)出現食鹽供應異常波動,群眾排隊搶購食鹽,并有蔓延趨勢。食鹽被買空的消息瞬間在微博、博客上傳播開來,謠“鹽”四起。
浙江在線記者獲得消息后,立即采訪了浙江省鹽務管理局,即時發(fā)布《浙江完全有能力確保食鹽市場供應 價格不會上漲》一文,發(fā)出權威聲音,對當前浙江食鹽的供應情況和謠“鹽”產生原因做了及時客觀的報道。
此外,浙江在線持續(xù)關注著另一個輿論場地――微博。在騰訊微博上,3月16日19時18分,網友“方宇琦”向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蔡奇說,“蔡部長,現在全省在哄搶食鹽,請省領導關注”。
19時20分,蔡奇回復“方宇琦”:“請繼偉省長關注。”很快,浙江省副省長鄭繼偉在微博上說:“已部署。”“鹽會有的。請參閱浙江在線?!?/P>
21時12分,蔡奇再次發(fā)布微博:“今天收到多處消息,搶購食鹽。這里告訴各位不必慌張。據環(huán)保部門監(jiān)測,目前浙江全省沒有核幅射影響,食鹽保證供應。望浙江同學轉告。”
浙江在線就此事特發(fā)文章《浙江食鹽庫存充足 組織部長和副省長同網友微博上議民生》。網友也馬上展開討論,相互告知。網友“趙文琪”在微博上說,“大家沒必要擔心,不用怕謠言,沒有必要去搶購……”
面對謠言四起的缺鹽恐慌,浙江在線充分發(fā)揮了網絡媒體即時性的優(yōu)勢,第一時間告知受眾權威說法,及時安定民心。同時,通過網友的自動篩選來破除網絡謠言,期間也離不開記者的調查采訪。事實證明,多管齊下,能取得較好的輿論引導效果。(作者:童 俊 單位: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來源:《新聞實踐》
千島湖新聞網 信息發(fā)布:方耀
走向全媒體——千島湖傳媒中心十年歷程